9/30/2005

防口臭 吃完東西10分鐘內潔牙

看起來像是廣告的新聞?!

【大成報 記者 曾鈺庭/報導】

根據最近網路調查,逾8成上班族對不滿意自己的牙齒狀況,蛀牙(新聞、網站)、口臭、牙周病等,前三總口腔贗復科王宜斌主任出指,吃完東西,最好把握「黃金10分鐘」正確清潔 ,刷牙、使用牙線,甚至嚼食含有 Xylitol(木糖醇 ) 配方的無糖口香糖,均可降低蛀牙發生率。

「使用清水漱口並不具清潔效果」王宜斌直接破除民眾以為清水就能把細菌殺死的迷思。

他建議平日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們應建立完整的牙齒保健觀念,吃完東西若後不方便刷牙,可嚼食通過國家健康食品認證且含 Xylitol(木糖醇)配方的無糖口香糖,快速中和口中酸性;另外,定期看牙醫、每天使用含氟化物牙膏等都是護牙的好方法。

9/29/2005

新加坡發明「無罪惡感」巧克力 吃了還助消化

【東森新聞報 記者許瑜菁/編譯】

喜歡吃巧克力卻又怕胖的女性,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可要特別注意,新加坡最近發明了一種「無罪惡感」的巧克力,只要吃一點點,就會讓你有飽足感,不但不怕吃得過量,累積太多熱量,而且還可以幫助消化。

甜蜜的巧克力,是許多人的最愛,但是熱量高的特性,卻又讓人敬而遠之。

新加坡科技學院化工與生命科學系的3名學生,最近就突發奇想,設計出一種「無罪惡感」的巧克力。

這種巧克力添加特殊成份,既可以止住飢餓,減少攝取其他食物的份量,又可幫助消化,而且吃起來,味道也和一般巧克力差不多。

發明者查麗薩羅表示:「研究顯示,菊糖可以讓你感覺飽足,吃五片巧克力就等於吃一根香蕉,吃完後會覺得很飽,食物攝取量也隨之降低。」

而這種無罪惡感的巧克力,目前已經有新加坡公司和新加坡技術學院合作生產,一盒9塊巧克力,預計賣12美元,大約400元台幣,在半年內上市銷售,到時候愛吃巧克力又怕胖的消費者,就可以大飽口福了。

治療禿頭從基因著手

【東森新聞報 記者管淑平/編譯】

美國科學家在老鼠實驗中發現控制毛髮脫落的「無髮基因」,控制這種基因的作用後,讓無毛的老鼠再生毛髮。

科學家相信,這種方式可以讓禿頭的人頂上再度「茂盛」。

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這項研究成果,指出老鼠體內的「無髮基因」會抑制阻礙毛髮生長的蛋白質,如果無髮基因突變,抑制作用受到影響,打亂頭髮生成、脫落、再生的自然過程,這種蛋白質不斷累積就會導致禿頭。

研究員在無毛老鼠身上注入正常的無髮基因,重新啟動了毛髮生成循環,老鼠又再度長出毛髮。

研究主持人湯普森說,人類頭髮透過一種循環過程維持生長,其中包括了一段毛囊再生時期,「頭髮生成循環三個主要階段,生成,退化和休息。

干擾無髮基因作用會導致人類和老鼠毛囊再生新髮能力退化」,生成循環一直停留在休息階段。

研究指出,人類身上也有這種無髮基因,認為這項實驗可為治療人類禿頭問題帶來新的機會,不過湯普森也提醒說,毛囊生髮機制很複雜,還有其他因素會導致禿頭,因此這種方式作為治療禿頭之道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醫師吞藥證實 阿斯匹林顧心臟

【中時電子報 】

黃庭郁/台北報導阿斯匹林不只可以鎮熱止痛,還可預防心臟病。美國一項為期五年、網羅了二萬名男性醫師參與的「阿斯匹林」大型長期研究結果證實,規律服用低劑量阿斯匹林,可降低四成的初次中風機率。

心臟科醫師也建議,十年冠心病風險大於六%到十%患者,在規律運動、控制飲食等行為配合之外,每日可服用低劑量、價格便宜的阿斯匹林「顧心臟」。

近來許多大型研究都指出,已經超過一百年歷史的「老藥」阿斯匹林,除了鎮熱止痛,還可以治療、並降低二到三成的心血管疾病「復發」。事實上,國內許多知名醫師早已私下服用。

台北榮總加護中心主任周嘉裕指出,服用阿斯匹林「護心」必需要經過醫師診斷,但一般來說,四十歲以上男性有吸菸、糖尿病、高血壓;五十歲以上女性有血脂異常、肥胖與家族心臟病(新聞、網站)史的民眾,十年內發生冠心病的風險都在十%左右,應該要多多留意。

9/28/2005

落髮諮詢 可跟醫師線上對談

【中廣新聞網 】

頭皮老是出油該怎麼辦?開始抹生髮水或是吃藥,為什麼還是繼續掉髮?針對不少人常見的落髮危機,有藥廠推出跟醫師線上對談的服務。

醫師也表示,有些患者很在意,服藥治療掉髮,會導致性慾減退,其實這在長期用藥後就會改善,患者不必太擔心。

(黃玉芳報導)不少人頭髮越來越少,就算就醫也是滿腹疑問,因此有業者開設落髮聊天園地,讓網友交換心得,也可以跟醫師線上對談。

開業皮膚科醫師吳敏綺表示,一些患者看診時支支吾吾不敢問,在網站上因為不必跟醫師面對面,比較敢暢所欲言。

例如有患者覺得自己服用柔沛後,影響性功能,射精量減少(據說降高血壓的藥物也有這樣的副作用),醫師則建議副作用如果持續,可以改擦生髮水。

醫師也表示,當前額髮線開始後退,頭頂分線變寬,或是洗梳頭髮時,大量掉髮,甚至早晨醒來,枕頭上有許多落髮,就要格外注意。

如果是壓力導致頭髮稀疏,或圓形禿,只要調整作息,抒壓等,頭髮還會再長回來,但如果是雄性禿引起,就必須靠藥物或生髮水治療,才能延緩掉髮的速度。

三D電腦定位系統 完整清除小女童畸胎瘤

【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二十八日電)一名小女孩出生時只見腫瘤長到嘴巴嚇壞所有人,非動刀切除不可,十一個月過後小女孩因畸胎瘤復發,造成吞嚥困難再度就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家寧今天表示,還好有三度空間電腦立體定位系統的精確輔助,在清理完所有的腫瘤細胞後,三年多來已不再復發。

張家寧表示,小女孩出生時在屏東進行的手術,只是就目視範圍作切除,事實上,小女孩整個頭部都分布有腫瘤,並且逐日壓擠組織導致變形,醫師接手治療時,不但要完全摘除小女孩的腫瘤細胞,還要還其清秀面貌,是難度非常高的手術。

由中央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主任曾清秀研發的三度空間電腦立體定位系統,獲得今年國家發明創作獎的發明獎金牌。張家寧說,這套系統是利用電腦重建電腦斷層的影像,成為三D的立體模型,使得醫師能藉由立體定位技術,得知腫瘤的精確位置,從而清除完全。

張家寧表示,這是一項跨領域的挑戰,因為杜絕腫瘤細胞再發是一回事,將變形組織復位又是另一回事,整形復健的最高境界,要讓病人獲得正常生活功能,也要讓病人獲得正常外觀,目前小女孩未見復發,同時臉型發育對稱,很難從外觀上看出原本問題的嚴重性,讓所有的人都欣慰不已。而從這個病例顯示,三D立體定位的成熟發展,為外傷、癌症(新聞、網站)及先天畸形的病人帶來新的選擇。940928

9/23/2005

灰指甲不要來 還我健康本色

  ⊙(台中縣童綜合醫院) 悶熱而潮濕的天氣,容易誘發黴菌的感染,使得民眾罹患灰指甲的人數提高。童綜合醫院皮膚科李俊諒醫師表示,大多數患者都不知道什麼是灰指甲,灰指甲和香港腳的成因相同,皆是由黴菌感染,灰指甲患者若長期置之不理,嚴重者導致蜂窩性組織炎,不可不慎!

近幾年來,罹患灰指甲的年齡有下降趨勢,加上一般人對於灰指甲的認識不清,及感染途徑不了解等狀況,而罔顧了預防措施。李俊諒醫師表示,灰指甲是由黴菌寄生在指甲中所造成指甲變化,會造成指甲變黃、變粗、變厚,有時指甲會進一步彎曲變形而插入旁邊的指肉,造成急性甲溝炎,並會有局部紅腫現象。

多數人認為灰指甲僅影響外觀可以不治療,但赤足出入游泳池、SPA、健身房及共用鞋的三溫暖,都可能成為傳染灰指甲之途徑,另外,若家中有人患有灰指甲,會傳染予家中成員,罹患後不只讓指甲變色、易碎而影響外觀之外,可能會引發常見的甲溝炎、鉤甲、嵌甲,潛藏其內的黴菌很頑強,更是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危險因子。

李俊諒醫師說明,傳統的灰指甲治療多以抗黴菌口服藥物為主,但是,當碰到有些患者無法使用口服藥物時,應採用其他的藥物治療方式,像以下患者:
◎患有肝腎禁忌者。
◎不願意服用口服抗黴菌藥物者。
◎患者是否願意或記得每天吃藥。
◎已經服用抗黴菌口服藥物超過健保規定時間,手指甲6個月、腳指甲12個月,尚未治療者。
◎患者年紀太小或太高。

上述不適合口服抗黴菌藥物的病人,若以傳統的軟膏、乳膏治療,藥物無法穿透堅硬的甲質層。該院新引進的「抗甲癬油劑」外用藥劑,使用方法於每週塗於指甲一次,局部滲透不經血液循環而造成身體負擔,有近八成的治療率,尤其適合不宜口服藥物的患者。不過這項藥劑健保尚未給付,需民眾自行負擔費用。

李俊諒醫師提醒,預防黴菌感染有幾個重點,家人不可共穿鞋襪、浴室和廚房最好常保乾燥、襪子和其他衣物要分開清洗、雙腳隨時保持乾燥、並避免每天穿同一雙鞋。

李俊諒醫師呼籲民眾,若指甲有變色、增厚的現象時,不要諱忌就醫、勿自行至藥房買藥,這並不是正確的觀念,畢竟指甲病變的原因甚多,無論是口服抗黴菌藥物、或抗甲癬油劑,均屬於處方藥品,需要謹慎並由醫師診察開立處方後方可使用。

﹝資料來源:春暉醫星球﹞ 

9/15/2005

腎功能不佳 楊桃吃不得

【中時電子報 】

鄭瑞雄(和信醫院病檢科醫師)一般人都把楊桃當作水果食用,楊桃汁是消暑解渴的最佳飲料,喝了會「心涼脾肚開」。楊桃也可以做蜜餞來吃,也有人用楊桃釀酒,楊桃常用來作烹調的配料,印度人用楊桃作止血用,特別是治療痔瘡出血,在巴西有人把楊桃用來利尿。

藥用植物學上稱楊桃為五斂子,本草綱目記載說:「五斂子,實去風熱,生津解渴。葉拔膿生肌。花能治心病,根治中毒,樹皮治紅色栗粒疹」,好像楊桃樹的每一部分都有療效。改良過的楊桃,一年四季都會開花結果,秋天正是楊桃盛產時期,但有些人楊桃可是吃不得的,在此和讀者分享吃楊桃應注意事項。

早在1998年巴西的醫生發現有些患有尿毒症病人,吃了楊桃後會發生神經的症狀,甚至有些病人會死亡,初期的報告只有6個人,後來增加到32位,其中7個病人死亡;南台灣高雄醫學大學也報告過20位類似的病人,8個病人死亡。

一般的症狀是不停的打嗝及嘔吐,並伴有不同的神智異常、手腳無力及麻木,有時也會發生痙攣。如果不及時治療,會變成昏迷不清,休克而死亡,而最佳的治療方法是每天作血液透析。

以前很多人都歸咎上述的神經症狀是因楊桃鉀離子含量太高,其實根據高雄醫學大學的研究,楊桃汁的鉀離子含量並不很高,他們排除鉀離子引起神經症狀的因素,但是的確和吃楊桃有直接關係,至於什麼東西會導致神經症狀尚沒有答案。

雖然不是全部腎功能不好的人吃了楊桃都會患了上述的神經中毒症,既然沒有辦法可以預測誰是易患者,腎功能不好的人,對楊桃應該敬而遠之。還有,楊桃酒甲醇含量高,多喝會患上甲醇中毒,或導致雙眼失明。

夜貓族 乳癌危險群

【中時電子報 】

張金堅近年來,褪黑激素的功能一直被熱烈討論,特別是生活緊張的資訊時代裡,人的生活規律起了很多變化。

根據諸多學者研究,每個人在一天24小時裡有其固定生理時鐘,日夜循環,周而復如,形成一定的生活型態,而其運作受制於腦部中的下視丘,而由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其分泌量也隨著日夜的循環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白天日光照射下,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減少,而晚上入睡後,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則增加。

至於其真正功能及松果體和下視丘間的關係仍不甚了解,褪黑激素一般認為與免疫有關,如果常有時差,或有失眠狀況,則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可能相對減少。

近年來,有很多研究指出,夜間工作而不能正常睡覺者,血液中的褪黑激素含量較少,而乳癌甚至其他癌症的發生率較高,特別是航空公司的女性空服員最為明顯。另外其他夜間工作的女性也有同樣情形。

今年七月份在美國極具知名的醫學期刊《美國國家癌症期刊》報導,人體體內褪黑激素的含量可以利用尿液檢測,而且頗為客觀,作者薛漢美爾博士指出,褪黑激素由松果體分泌,而後分佈於體內血液中,最後的代謝物由尿液排出。

薛漢美爾博士認為,測量每天晨起尿液中褪黑激素的代謝物(aMT6s)最能反應一天24小時血中的褪黑激素含量,從其研究中共收集192乳癌病人和384位控制組的正常女性做比較,結果證實乳癌患者晨尿的褪黑激素代謝物確實比正常女性較低。

根據此結果,證實祇要褪黑激素的量較低,則罹患乳癌的機會就增加,所以如果能提高體內的褪黑激素,應可減少乳癌的發生,所以祇要能夠作息正常,而且有規律睡眠,不要熬夜或晝夜顛倒,應該是所有女性朋友最佳的生活方式。

作者張金堅為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熬夜、抽菸、酗酒容易老 壓力大催生自由基正確的保養 可延緩老化

【大成報 記者 李宛虹/報導】

人體生理結構與功能隨時間逐漸累積的變化,稱之「老化」,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但若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採用正確的保養模式搭配正常的飲食、生活作息,可以延緩生理機能老化的速度。

老化是全面的衰退現象,包括有皮膚、器官、循環系統、四肢關節,甚至連抵抗力都特別不足而易感染疾病,而『肌膚老化』最受女性注意,因明顯外觀容易察覺外,多數女性也會因老化而失去自信,因此,對肌膚多一點關心與認識,將免於肌膚受到的外在與潛在威脅傷害,而影響肌膚美貌。

『肌膚老化』的表徵,首先可由眼尾所出現的細紋、明顯失去張力,無法展現平滑、細緻,甚至出現鬆垮無彈性的老態、以及斑紋、暗沉,或是深層的皺紋來斷定老化的徵狀。

這些表徵都因年齡增長機能趨緩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彈力蛋白因分泌不足或含量流失減少,使肌膚出現細紋與鬆弛。

而作息不規律(熬夜、日夜顛倒),也會影響基底層細胞的代謝能力,還有不良習性(如抽菸、酗酒),會影響身體循環、代謝等功能,以及長處乾燥空調室內,角質層的細胞間質因缺乏水份也會出現乾燥粗糙現象。

而生活緊張、壓力大,會導致自由基產生,破壞細胞膜的正常功能,導致細胞結構與能力受損影響細胞再生功能。

豬皮治療牙周病!膠原蛋白製「牙周再生膜」預後效果好

【東森新聞報 記者李怡靜、張俊忠/台北報導】

在台灣40歲以上的人口,8成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很多人怕手術麻煩不治療,結果落得拔牙命運,現在有國內醫師自己買「豬皮」在實驗室裡作成「膠原蛋白再生膜」,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和以往的「鐵氟龍再生膜」比起來,少了感染排斥風險,安全性提高,預後效果也更好。

豬肉可以吃不稀奇,但豬皮可以拿來治牙周病就夠特別了吧!國內有牙醫師自己買豬皮萃取膠原蛋白,再壓膜變成一張張的牙周再生膜,希望取代以往的鐵弗龍材質。

北醫牙周病醫學科教授呂炫堃表示,這種豬皮牙周再生膜經過無菌包裝,可以存放1年沒問題,小小一片價位3千8到5千8,和鐵弗龍再生膜價位差不多,手術一次OK,生物相容性強又沒有感染風險。

呂炫堃指出,手術後6個禮拜牙周膜和齒槽骨就會長出來,但如果牙周病太嚴重,效果恐怕不如預期。

不過醫師的靈機一動,拿來豬皮治療牙周病,也讓豬的經濟價值又增加一項。

魚罐頭開罐後儘早吃 組織胺會大量增生

==================================================
PS:以蕁麻疹為例,必須吃抗組織胺藥物才能抑制發癢的問題,所以組織胺是引起過敏的因素之一。
==================================================
【中廣新聞網 】

香港消費者組織發現,一般魚罐頭在開罐一段時間之後,組織胺含量會大幅增加,所以罐頭魚在開罐後應該盡快食用。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在市面上抽測了23款罐頭魚,包括鮪魚、沙丁魚、鯖魚等,發現組織胺的含量都沒有超過標準,但是在開罐之後,組織胺就會大幅度增加。

根據國際標準,每千克罐頭魚的組織胺含量不應超過200毫克,這些罐頭於也都符合規定,但是開罐後的罐頭魚在 24小時後,每千克魚肉的組織胺會增加超過 2200毫克。所以罐頭魚在開罐後應盡快食用,同時也必須存放在攝氏4度的環境下。

人如果發生組織胺中毒,將可導致口部麻痺及刺痛、出汗、嘔吐及頭痛等現象,一般會在12小時後消退 。

淋巴可排毒?其實是錯誤觀念

【中廣新聞網 】

淋巴是常聽到的名詞,不過根據一份調查,八成民眾不知道淋巴組織的功能,醫師也表示,坊間一些號稱淋巴排毒的SPA,都是錯誤觀念。其實淋巴系統主要負責身體免疫功能,一旦身體上半部的淋巴結腫大,沒有疼痛感,可能要留意是淋巴癌,或是其他癌症轉移,不要輕忽。(黃玉芳報導)

每年台灣都有一千兩百人左右罹患淋巴癌,不過根據調查,超過五成民眾,不知道淋巴位在脖子,鎖骨,腋下及鼠蹊等部位,有八成連淋巴的功能都不知道,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謝瑞坤表示,坊間有些SPA,按摩,宣稱可以淋巴排毒,幫助血液循環,其實淋巴是人體免疫功能最重要的守門員,跟排毒一點關係都沒有。

另外不少民眾對淋巴癌認知也有限,謝瑞坤則說,淋巴癌主要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是體內免疫系統有問題,以及移植,愛滋病患等。一旦身體的淋巴結持續腫大,不會感到疼痛,並且有夜間發燒,體重減輕,持續性咳嗽,體力差等症狀,可能要留意是淋巴癌的前兆,最好到醫院進行血液等檢驗確認。